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3-12-25     浏览:1192     评论:0    
核心提示:随着全世界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的加深,全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也逐步向绿色化转型,强调打造城市绿色空间,提高城市基础设施
 随着全世界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的加深,全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也逐步向绿色化转型,强调打造城市绿色空间,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节能减排水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国积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打好生态牌。自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已经完成了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实现良好开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新时代推进绿色化基础设施发展指明了方向。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一、发展绿色基础设施的必要性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一)绿色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大势所趋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发达国家积极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英、德等国为全球树立标杆,英国于2009年出台《绿色基础设施导则》,其绿色基础设施由城市及城市周边区域的绿色开放空间组成,强调绿色开放空间的数量、质量、连接度,以及为人们提供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德国于2017年出台《联邦绿色基础设施概念规划》,明确提出德国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是以自然保护区、国家自然文化遗产、特殊生态功能区(滩涂、海洋、城市居民点等)为基本对象,以实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为终极目标的可持续工具。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各国积极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一是绿色基础设施采用了可持续的材料和环保技术,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减少对生态的影响和破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绿色基础设施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绿色基础设施因其自身突出的节能降耗优势,加快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不但有利于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更是全球低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抓手。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二是绿色基础设施与产业深入融合,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升温,海外需求不断收缩,数字经济和“双碳”目标融合共生下产生的新基建,渗透效应强,与生产运营、社会治理等诸多领域深度融合,支撑产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赋能助推绿色转型的关键。例如,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数智”控碳,可减少管理过程中的碳排放。因此,数字化和绿色化正成为加速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动能。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三是绿色基础设施是打造无限应用场景,发展未来产业的抓手。绿色基础设施成为各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关注的重点领域的关键逻辑还在于,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发展新动能,具有“一业带百业”的功能,是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普惠型载体,在未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无限开发潜力。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二)绿色基础设施是推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一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结合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自然资源进行的改造与利用,从而有利于实现我国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协调发展。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城市良好生态环境质量的诉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升,绿色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与保障作用的需求日益凸显,成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城市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绿色基础设施,其重要目的是要把自然生态空间和城市人文空间从形态上耦合并发挥作用,保证城市过程和生态过程的相互适应,实现功能上的持续。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体现出因地制宜的特点,地区之间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各地方在地理资源、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公共政策、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同而造成的。但无论地区差异性有多大,所有地区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均表现出同一性,即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二是中国政府对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因地制宜大规模开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促进了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确定城市边界规模,提供城市发展基础的重要支撑。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城市热环境改善及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例如,绿色技术的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极大地改变了时空概念,人员、货物、信息流动加速,推动了产业的增效和城市化发展,高效率的电网系统提高了整体效益,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全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基础设施水平提升,是中国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推动城市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势在必行。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三)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目标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一是我国在《巴黎协定》中作出了全球气候变化和减排工作的庄严承诺,这也要求我国必须建设更多绿色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基础设施项目。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其中,《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提出要“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这一重点工作任务。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就是要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坚决遏制“灰色建筑”盲目发展。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二是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国际看,在全球经济走低碳发展之路的大背景下,我国基础设施领域要求进行低碳转型就是要求绿色化发展。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提出了新要求;抓住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就抓住了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关键;抓住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就要率先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化发展。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求在公路、铁路、机场、港口、住宅、办公场所等建设规划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统筹人类发展进度与自然环境承载力,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开发;就是要求建设提升绿色社区,推动建筑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老旧小区绿色改造升级,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解决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系统质量,满足人们对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从而重塑人、空间与健康的和谐共生关系,实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我国实现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二、国内先进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升级经验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在绿色基础设施升级中走在全国前列且各具特色。北京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上海的绿色建筑、深圳的新基建对国内其他地区现阶段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一)北京:多尺度规划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推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绿色化发展、均衡布局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为解决人口密度大问题,多尺度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扩大生态环境容量。以便民和丰富服务内容为核心,改革创新激发市场动能,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多尺度规划、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2020年8月,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从六大方面提出了建设方案,具体包含建设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数据智能基础设施、生态系统基础设施、科创平台基础设施、智慧应用基础设施、可信安全基础设施,其突出特点是根据北京产业发展基础和城市功能定位提出,为城市未来发展和带动产业加速升级和快速发展创造基础。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为居民提供绿色舒适的生活环境。随着人口由中心城区向周边区域的流动疏解,逐步加快新的人口集中承载区域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公园等设施建设,加快完善节能节水、绿化环卫、垃圾分类等设施建设,推动绿色社区建设。推动了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积极承建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稳步建设碳排放权交易、绿色项目库,且全国首个固废处理类资产试点项目作为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成功发行。公园等场景建设了“智慧大脑”,通过5G网络布局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AI跑道、临水区安全提示等功能。积极推进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探索采用PPP、EOD等市场化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二)上海:人本化发展绿色基础设施,实现为民便民安民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上海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快发展绿色节能建筑,通过提供高效快捷的信息存储与处理服务,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优质体验,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度与幸福感。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加快发展绿色节能建筑。上海为全国首个在新建建筑中强制执行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要求的城市,超低能耗建筑实现蓬勃发展,“十四五”时期累计落实规模位列全国第一。上海将建筑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全装修住宅、绿色建材等实施要求固化下来,加快了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的法治化进程。上海针对超低能耗建筑出台了关于资金补贴、容积率奖励等方面政策,对低耗能建筑的新技术新材料开发、新工艺应用等提供了强力支持。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适度超前建设绿色配套基础设施。上海适度超前布局的绿色配套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助动自行车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加氢站、港口岸电、机场地面辅助电源等。在绿色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超前布局上,在智能交通、智能工厂、未来医院等领域提前布局。同时,上海强化数据中心、5G基站整体能耗和碳排放管理,稳步提升绿色配套基础设施能效水平。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三)深圳:绿色建筑领跑全国,新基建发力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深圳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加快发展绿色建筑,打造未来城市产业变革与发展方向的重要引擎,探索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支持绿色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深圳市政府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持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根据《深圳市现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将成为深圳主要建造方式,以绿色建筑助力带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技术标准体系,深圳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20余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地方标准,建立和完善了涵盖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维护在内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技术标准体系。截至2023年4月,全市绿色建筑建设规模超过1.6亿平方米、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超过1500个,绿色建筑规模、密度领跑全国。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打造新基建全国标杆城市。深圳持续推进千兆光网建设,支持广电网络升级改造,支持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的建设,支持IPv6网络规模部署和应用,支持国家级通信设施建设,支持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尤其在5G新基建领域,深圳拥有国内第一的5G基站密度,首个应用5G独立组网对城市进行全覆盖,5G的终端出货量、产业规模位列全球第一,5G+在机场、港口、道路等多领域实现应用,致力于打造“全球5G第一城”。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三、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大力发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一)适度超前发展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加快推进新建建筑节能改造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一是各地方应制定明确的政策目标,通过制定法规、标准、政策等措施,引导和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明确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发展目标和计划,依据不同地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表。二是在设计阶段加强节能审查和优化,推广节能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布局、优化建筑结构设计、选用节能材料和设备、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通风和采光性能、采用高效节能材料等措施,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三是强化施工管理,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和方法,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强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节能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四是加强对节能建筑的运营管理,推广能源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和监测体系,定期对建筑物内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二)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布局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一是加快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短板,提升收集效能。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补齐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等垃圾处理设施数量短板,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体系,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二是加强环境监测设施建设,加快空气质量监测站、水质监测站等环境监测设施建设,为城市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加强技术攻关,补齐技术短板,注重国际技术合作,建设太阳能发电站、风力发电场、水力发电站等新能源设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三)推进节能环保型新基建建设,提升设施能效水平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在新基建项目中,纳入环保理念,制定明确的节能环保目标和指标,引导和推动新基建的绿色发展。二是应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建设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大对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相关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三是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在新建产业园区厂房、物流中心、学校、医院、居民建筑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材料和设备,同时鼓励利用建筑屋顶,推进不同类型分布式发电项目。

portant; line-height: 2 !important;">  (四)加强宣传推广,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方式

  一是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促进环保工作的开展。二是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绿色基础设施的认识和使用技能。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普及节能知识和技能,推动全民参与节能减排工作。三是塑造公众绿色行为习惯,例如,鼓励市民采用步行、骑行、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降低空气污染。  
(原文:https://www.cssn.cn/glx/glx_llsy/202312/t20231225_5722370.shtml文章来自转载,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