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统民居的类型,按建筑材料将居民进行分类,可以分成:窑洞式、木构架结构体系、砖木混合结构体系,几种类型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窑洞式民居,分布非常广泛,无论是在山区还是平原地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非常常见。窑洞有多种类型。
一种是在黄土高原的土落千丈岸边挖进去的窑洞,这种窑洞在山区比较多。挖进去的窑洞一般是一明两暗,挖进去后在墙壁上抹上一层白灰、盘上炕便居住下来,门窗是要用木框架做成,上面糊纸安玻璃。
另一种便是在挖进去的窑洞内砌上一层砖,然后抹灰、盘炕、上门窗居住的。还有一种是把窑洞的前脸用砖砌过,里面保持原来土窑洞的。
此外,也有用砖石砌成的窑洞,这种窑洞在山区、平川都有。当地人所以要碹这种窑洞,主要原因是因为窑洞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这种窑洞又可以分为几种情况:一是全砖碹成的窑洞;二是全部用石头碹成的窑洞;三是全部用土坯碹成的窑洞;第四便是砖石混合,或砖坯混合碹成的窑洞。这几种窑洞里面大都要盘炕,上木框架门窗,是在平地上盖的窑洞房。
木架结构体系民居,是用木结构或砖做承重结构,在木架结构外围多砌有厚重的砖墙,梁架大都为抬梁式,适应屋面厚重载荷较大的特点。平面以四合院为主,院落已近到三进,形成较窄长院落。
山西四合院是山西的一种传统居住形式,主要分布在山西中部和北部地区。四合院是一种封闭式的住宅,通常是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南房组成,四面房屋围合成一个院子,院子的入口设在南房。
在建筑布局上,山西四合院注重中轴线对称,正房通常位于中轴线上,东西厢房则对称分布在两侧。院落的布局注重采光、通风和排水,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方位观念和家族秩序。
在材料上,山西四合院主要采用砖木结构,屋顶采用传统的琉璃瓦,墙面采用实心黏土砖或青砖砌筑。同时,为了增加建筑的耐久性,墙体中还常常加入石头和石灰。
在装饰上,山西四合院的门窗、檐口、屋脊等部位都有精美的木雕和石雕,图案多以吉祥、富贵、长寿等题材为主。此外,院落内的影壁、花坛等也都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砖木混合结构体系民居,则是以砖石独立结构(砖石窑洞)与木架结构独立结构混合组成,由砖石窑洞与前部木结构插廊或窑洞顶部又附设的木构架结构建筑共同形成的一种独特体系。这种体系以平遥、霍县、汾西的建筑形式较为典型。
平遥在清代是票号业的中心城市且商业也发达。城内人多富有,多建高墙深院。虽地处晋中地区,但其院落形式多受晋南木构架建筑类型的影响。如大厅设在东南角,院和院之间用腰墙、腰门隔开,而不用过厅。
倒座、正府多为一层,厢房多采用三间二房式等形制都同晋南类型有相同之处,较少有晋中木构类型的痕迹。一般外院倒座、厢房、腰门等建筑结构构造与晋南木构类型大致相同.正房及后院厢房则多采用砖木混合结构形式。一般正房五间,厢房三至五间,多为砖窑洞形式,其外带木构檐廊。
霍县、汾西等地的砖木混合结构民居则多利用地形做成台阶式的多重院形式,且入口位置灵活,一般多应道路走向。
山西传统民居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挖掘山西传统民居的精华,研究山西传统民居是山西新的民居形式的创作源泉。
(注:文章仅作知识分享,部分图源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原文:https://www.163.com/dy/article/IMT14B3M0518I16I.html文章来自转载,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