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4-04-08     浏览:874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促投资、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作用。

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中建八局一公司积极践行央企担当,坚持长期主义原则,加大对战略转型的资源投入,特别是聚焦建筑工业化、数字化转型、智能装备应用三大板块,向“绿色”升级、向“智慧”跃升,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建筑工业化引领“绿色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在产业。在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建筑工业化是实现绿色低碳、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在济南市章丘区,我们投资建设的中建绿色产业园(济南)通过构建数字运维体系,自主研发并应用智能化工厂管理系统,实现厂内智慧化管理,目前已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齐全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

未来装配式建筑将进一步向模块化建筑(MiC)转变,MiC建筑技术是装配式建筑的4.0版,可以把建筑拆分为一个个立体的空间单元,每个空间单元的装修、水暖、机电等工序都一次性在工厂内完成,施工现场仅需把每个单元像“搭积木”一样简单组装起来,其工期较传统建筑可减少80%以上,较传统装配式建筑可减少60%以上,管理优势十分突出。

此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年轻人愿意从事建筑施工工作的人越来越少,建筑行业“用工荒”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加快培养产业化工人,将成为决定建筑工业化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建筑企业可以通过自有或与劳务企业合作的模式,为劳动者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更加全面的培训体系、更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推动建筑施工现场工人由普适性、老龄化、低层次向技能性、专业化、高层次方向转变,将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成为赋能完美履约的核心竞争力。

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智慧生产力”

当前,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正在对建筑业进行渗透和赋能,成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建筑业的核心。中建八局一公司自2010年启动信息化建设,构建了包含“一个中心、两个平台、四大系统”的建造一体化管理体系,为主业规模扩大和治理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四五”以来,将数字化转型上升到战略层面,2021年组建了数字科技公司,聚焦打造“成为最懂建筑行业的互联网企业”目标,已形成了信息化建设、智能建造、智慧运维和平台运营四大业务板块,标志着企业从管理信息化向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迈进。

当前,中建八局一公司正在加速推进数字建造生产线、经济线、新型智慧工地等项目,通过线下业务线上化,实现“作业即记录、记录即数据”,通过数据综合治理,实现“数据同源一致”,将数字化系统建设将成为企业的“管理大脑”,全方位提升运营效率和数据安全,推动建筑行业数字化纵深发展。

以智能装备激发“科技生产力”

随人口红利持续走低,行业用工成本大幅上升,且面临高危和生产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加快建筑业智能装备的应用将成为必然趋势。住建部《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完善智能建造政策和产业体系,加快建筑机器人研发与应用,推广绿色建造方式。

以中建绿色产业园(济南)为例,在建筑产业化工厂配置了7条自动化生产线以及智能钢筋桁架焊接机器人、智能钢筋网片焊接机器人、智能钢筋绑扎机器人等装备,可以高效生产预制墙板、预制梁、柱、盾构管片、多功能一体化维护大板、预制桩、预制管涵等22种产品,人员成本降低近28%。

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平台,组建工程研究院,将智能装备研发应用作为重要方向,实现空中造楼机、国内最大直径顶管机、智能吊挂一体机、先张法工字梁智能装备、建筑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落地应用,充分赋能项目一线生产。2023年7月,在滨州G228套尔河特大桥项目,研发应用国内首台智能吊挂一体机,融合智能安全监测、智能运行控制等先进技术,用一套装备实现了桥梁悬臂浇筑、桥梁节段拼装、1200吨钢箱梁多项功能,成为复杂跨江、跨海大桥施工的核心利器,助力世界第一跨径混合梁桥优质高效建设。

此外,聚焦项目实际需求,研发应用了智能喷淋养护机器人、智能钢筋绑扎机器人、便携式管道焊接机器人、混凝土楼板打眼机器人等实用装备,但受制于技术成熟、成本控制、智能化程度、标准化适用等建筑机器人因素影响,目前建筑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还不够丰富、效能优势还不够突出,距离实现建筑全周期、大规模应用的目标,还有很长路要走。未来,中建八局一公司要探索建立“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生态圈,突出价值创造、市场需求、客户服务、项目实际和服务一线的“五大导向”,通过多方协作和资源共享,降低机器人研发成本及风险,力争打造一批可推广、高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装备,抢占建筑机器人行业制高点和话语权,持续擦亮中国智造的崭新名片。

内容来源:《施工企业管理》 作者:齐朋(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原文: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5662049277817670&wfr=spider&for=pc文章来自转载,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