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建筑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日期:2024-07-15     浏览:447     评论:0    
核心提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科学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辩证法,既狠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又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扫除障碍,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当今快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国家出台《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导建筑工程逐渐朝着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主要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大规模投资拉动发展,工业化、信息化水平较低。当前,行业龙头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压力增大,优胜劣汰进程进一步加速。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5911.85亿元,同比增长5.7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1.34亿平方米,同比减少1.4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8.56亿平方米,同比减少2.72%。全国建筑业发展中,江苏建筑业总产值以绝对优势领跑,西藏、辽宁和新疆增速较快,但整体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下降,多个地区建筑业竣工产值依然出现负增长。

未来,建筑企业必须把握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通过创新、技术、人才等驱动力向智能化建造转型,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核心技术、产业扩张等核心竞争力。新质生产力将成为建筑业企业转型的新动力,能推动建筑行业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取得新的成就,同时也将给建筑业企业带来巨大挑战。在加快推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结合当前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建筑业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深化建筑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建筑行业发展新活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通过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新的体制机制,才能更好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深化建筑体制机制改革不仅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标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统筹推进部门改革,构建职能明确、管理顺畅、协同高效的建筑业管理体制机制。通过优化和完善各要素的配置方式和组合关系,促进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推动制造业强国建设。二是要加快建立健全建筑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明确市场准入条件,规范企业行为,确保建筑市场的公平竞争;同时,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及时清理,维护市场秩序;还要加快营商环境的改革与优化,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等措施,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此外,要加强建筑行业监管和自律,建立健全行业监管体系,加强对建筑企业的日常监管和检查,同时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推动行业自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提高行业整体的规范水平。

加强建筑领域科技创新培育建筑行业发展新动能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抓住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新质生产力的“新”源自科技创新。谁能在创新上下好先手棋,谁就能掌握主动。新质生产力的“新”也源自产业创新。科学只有转化为技术并应用于生产,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表现形式就是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对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首先,应明确建筑科技创新的总方向,要紧跟科技创新前沿,着力提升建筑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将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科技融入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全过程。大力研发新型建筑材料、智能施工设备、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先进技术,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其次,要强化建筑科技创新的风险防控能力。运用新技术加强建筑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监管,提升风险防控的智慧化水平。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建筑行业实现“零事故”“零污染”的目标,构建安全、绿色、可持续的建筑生态环境。此外,要优化建筑科技资源配置,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建筑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科技创新格局。同时,要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引进国际先进建筑科技成果和人才,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要提升建筑科技转化能力和政府支持力度。以政策为引导,建立健全建筑科技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推动建筑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建筑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为建筑行业的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环境。

践行绿色低碳循环理念实现建筑建造绿色发展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全球致力于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首先,通过制定和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制定碳排放配额限制、提供税收激励和补贴支持等措施,引导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同时,支持建筑材料和设备生产商建立绿色供应链,创建建筑行业碳交易市场,推动整个行业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模式。其次,借助先进科技打造绿色低碳的建筑项目,推动采用绿色建材和低碳技术建设各类建筑,注重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推动建筑行业实现“低碳化”甚至“零碳化”发展。同时,在各类建筑活动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绿色低碳的理念提升人们的环保认知和意识,促进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提升公众对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期待度和认可度。

优化建筑人才培养模式筑牢建筑事业发展根基

建筑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推动。2023年江苏、山东、广东、浙江、河南五省建筑业企业数量均超过1万家;全国建筑业从业人数超过百万的地区仍然是15个省份,与上年相比,16个地区的从业人数增加,但是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显著提升。优化建筑人才培养模式,筑牢建筑事业发展根基,是建筑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创新建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建筑人才培养体系。聚焦建筑行业重大需求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加大教育投入,研究制定细分领域建筑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充分发挥建筑院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提高建筑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还要完善建筑人才引进机制,通过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加入建筑行业,迅速填补国内建筑关键领域的人才空缺。最后,要健全建筑人才保障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建筑人才成长的评价、激励和竞争机制,为建筑人才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和广阔的职业空间。

推动智能建筑创新发展增强现代建筑公共服务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着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生活环境的需求与建筑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推动智能建筑创新发展,增强现代建筑公共服务能力,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住建部对24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2023年度工作情况开展了总结评估,24个试点城市已立项智能建造相关科研项目105个,智能建造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同时,要加强建筑科技创新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应用。首先,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建筑设备、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建筑能效和舒适度。通过建设智能安防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等,为居民提供更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其次,在智能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感受,注重人性化设计,让智能建筑真正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载体。同时,要加强对智能建筑使用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智能建筑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更好地享受智能建筑带来的便利和舒适。最后,将智能建筑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领域,如教育、医疗、文化等,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通过建筑科技创新,提升居住环境的绿色度、舒适度、健康度和安全性,助力实现“健康中国和绿色中国”目标。

(作者:黄卫根 陈亚会,分别系中国电建集团正高级工程师;北京工业大学讲师)

[责任编辑:钟超
(原文:http://www.rmlt.com.cn/2024/0712/707220.shtml文章来自转载,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